全國咨詢熱線:

banner

中國汽車軸承工業增加值将年均遞增7%

【概要描述】
2015年,我國電工鋼表觀消費量上升到約725.16萬噸,而電工鋼産能已超過1200萬噸,實際産量約836.08萬噸,産能利用率約68.03%。目前,我國電工鋼市場已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競争十分激烈。作爲高端鋼材産品,電工鋼同樣經曆了從供不應求到供大于求的發展過程。1974年,我國從國外引進全套裝備和專利技術,1978年開始生産電工鋼。當時,國産電工鋼設計産能隻有7萬噸,而國内需求爲20萬噸到30萬噸。國家要進步、要建設、要發展,電工鋼資源從哪兒來?隻有依靠國外進口。之後,特别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随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工鋼的産能、産量和需求逐年增長,目前,電工鋼産業結構性産能過剩凸顯,尤其是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市場競争更加激烈。

 

  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爲我國電工鋼産業健康、持續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2015年産業結構性産能過剩更加明顯

 

  回顧2015年,這是我國電工鋼生産和經營最艱難的一年。受新建項目達産、下遊行業剛性需求不足、進口電工鋼沖擊等因素影響,電工鋼市場出現了持續性供大于求的競争格局,特别是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市場競争尤爲激烈,一些企業爲了搶占市場,一味壓低價格。一些全流程電工鋼企業暫停個别生産線,一些半流程電工鋼企業被迫全線停止生産,一些向社會提供電工鋼熱軋原料卷的企業也開始停止供貨。

 

  從全年總産能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229萬噸,與2014年相比增長0.57%,産能利用率約68.03%。其中,無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102萬噸,同比持平,産能利用率約64.83%;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27萬噸,同比增長5.83%,産能利用率約95.81%。

 

  從全年實際産量看,2015年,我國共生産電工鋼約836.08萬噸。其中,無取向電工鋼714.40萬噸(含高牌号68.48萬噸、高磁感和高效47.74萬噸),與2014年相比增加12.78萬噸,同比增長1.82%;取向電工鋼121.68萬噸(含高磁感82.65萬噸),與2014年相比增加13.32萬噸,同比增長12.29%。

 

  從全流程企業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全流程電工鋼生産企業約11家。其中,無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817萬噸,占全國無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74.14%。除太鋼、沙鋼、包鋼新建産能釋放和寶鋼産量微幅增加外,武鋼、首鋼、鞍鋼、本鋼、馬鋼、中冶新材、浙江天潔均有不同程度的減産,綜合産能利用率同比下降3.23%。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03萬噸,占全國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81.10%。武鋼、寶鋼産量略有下降,首鋼、鞍鋼因新建産能(或産線改造)投産,産量增幅較大。

 

  從半流程(冷軋部分)企業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半流程(冷軋部分)生産企業約23家,加上1家合資企業,共24家(無取向電工鋼14家,取向電工鋼10家)。其中,無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285萬噸,占全國無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25.86%。由于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産能過剰,而市場需求不足,除廣東中聖産能釋放和華西鋼鐵、江陰藍天等企業迅速轉型外,黃石山力、四川瑞緻、天津辰泰等10家企業先後半停産或停産,其停産的産能占總産能的17.7%。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24萬噸,占全國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18.90%。無錫晶龍華特是2015年重新租賃生産線,山東以利奧林是2015年新建産線,其他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産。

 

  從供給側分析看,當前電工鋼市場主要是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産能過剰,一些企業在電工鋼剛性需求旺盛和利益的驅動下,一窩蜂投資上馬冷軋連續脫碳退火生産線。一些企業甚至将熱鍍生産線改造成冷軋連續脫碳退火生産線,在社會上采購電工鋼熱軋原料卷或冷硬卷,來生産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使得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50W1300、50W800、50W600)市場競争日趨激烈,銷售經營處于極爲困難的狀态,嚴重地影響了電工鋼産業的健康發展。從取向電工鋼分析看,受下遊行業變壓器能效提升的影響,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如果企業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出現産能過剩的問題,因此,企業尤其要警惕取向電工鋼高端産品的過剩。

中國汽車軸承工業增加值将年均遞增7%

【概要描述】
2015年,我國電工鋼表觀消費量上升到約725.16萬噸,而電工鋼産能已超過1200萬噸,實際産量約836.08萬噸,産能利用率約68.03%。目前,我國電工鋼市場已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競争十分激烈。作爲高端鋼材産品,電工鋼同樣經曆了從供不應求到供大于求的發展過程。1974年,我國從國外引進全套裝備和專利技術,1978年開始生産電工鋼。當時,國産電工鋼設計産能隻有7萬噸,而國内需求爲20萬噸到30萬噸。國家要進步、要建設、要發展,電工鋼資源從哪兒來?隻有依靠國外進口。之後,特别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随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工鋼的産能、産量和需求逐年增長,目前,電工鋼産業結構性産能過剩凸顯,尤其是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市場競争更加激烈。

 

  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爲我國電工鋼産業健康、持續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2015年産業結構性産能過剩更加明顯

 

  回顧2015年,這是我國電工鋼生産和經營最艱難的一年。受新建項目達産、下遊行業剛性需求不足、進口電工鋼沖擊等因素影響,電工鋼市場出現了持續性供大于求的競争格局,特别是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市場競争尤爲激烈,一些企業爲了搶占市場,一味壓低價格。一些全流程電工鋼企業暫停個别生産線,一些半流程電工鋼企業被迫全線停止生産,一些向社會提供電工鋼熱軋原料卷的企業也開始停止供貨。

 

  從全年總産能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229萬噸,與2014年相比增長0.57%,産能利用率約68.03%。其中,無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102萬噸,同比持平,産能利用率約64.83%;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27萬噸,同比增長5.83%,産能利用率約95.81%。

 

  從全年實際産量看,2015年,我國共生産電工鋼約836.08萬噸。其中,無取向電工鋼714.40萬噸(含高牌号68.48萬噸、高磁感和高效47.74萬噸),與2014年相比增加12.78萬噸,同比增長1.82%;取向電工鋼121.68萬噸(含高磁感82.65萬噸),與2014年相比增加13.32萬噸,同比增長12.29%。

 

  從全流程企業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全流程電工鋼生産企業約11家。其中,無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817萬噸,占全國無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74.14%。除太鋼、沙鋼、包鋼新建産能釋放和寶鋼産量微幅增加外,武鋼、首鋼、鞍鋼、本鋼、馬鋼、中冶新材、浙江天潔均有不同程度的減産,綜合産能利用率同比下降3.23%。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103萬噸,占全國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81.10%。武鋼、寶鋼産量略有下降,首鋼、鞍鋼因新建産能(或産線改造)投産,産量增幅較大。

 

  從半流程(冷軋部分)企業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半流程(冷軋部分)生産企業約23家,加上1家合資企業,共24家(無取向電工鋼14家,取向電工鋼10家)。其中,無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285萬噸,占全國無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25.86%。由于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産能過剰,而市場需求不足,除廣東中聖産能釋放和華西鋼鐵、江陰藍天等企業迅速轉型外,黃石山力、四川瑞緻、天津辰泰等10家企業先後半停産或停産,其停産的産能占總産能的17.7%。取向電工鋼生産能力約24萬噸,占全國取向電工鋼總産能的18.90%。無錫晶龍華特是2015年重新租賃生産線,山東以利奧林是2015年新建産線,其他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産。

 

  從供給側分析看,當前電工鋼市場主要是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産能過剰,一些企業在電工鋼剛性需求旺盛和利益的驅動下,一窩蜂投資上馬冷軋連續脫碳退火生産線。一些企業甚至将熱鍍生産線改造成冷軋連續脫碳退火生産線,在社會上采購電工鋼熱軋原料卷或冷硬卷,來生産中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使得低牌号無取向電工鋼(50W1300、50W800、50W600)市場競争日趨激烈,銷售經營處于極爲困難的狀态,嚴重地影響了電工鋼産業的健康發展。從取向電工鋼分析看,受下遊行業變壓器能效提升的影響,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如果企業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出現産能過剩的問題,因此,企業尤其要警惕取向電工鋼高端産品的過剩。

  • 分類:新聞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9-27 09:53
  • 訪問量:
詳情

近日,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秘書長周宇表示:“‘十三五’,中國汽車軸承工業增加值将年均遞增7%。這個指标是爲适應汽車産業發展需要而設定 的。”“十三五”,中國汽車軸承産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中國制造2025》爲綱領,貫徹創新驅動戰略,着力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産業結構,推行綠色制 造,實現轉型升級,打造由核心能力、核心技術和核心産品構成的核心競争力,加快軸承工業強國建設,在中國汽車工業從大到強的戰略轉變中率先取得突破,爲中國工業強基作出突出貢獻。 

 

■30%的低端汽車軸承企業應退出市場 

 

周宇介紹了中國汽車軸承産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經濟指标: 

 

主營業務收入年均遞增6%。其中,高端汽車軸承業務收入年均遞增率被設定爲15%,低端汽車軸承業務收入年均遞增率被設定爲-2%。 

 

爲什麽有這個-2%的指标?周宇回答:“這是國内汽車軸承産業調整産品結構、化解中低端軸承産能過剩的需要。‘十三五’,中國汽車軸承産業生産 低端軸承的低能低效企業應有30%退出市場。”“十三五”,汽車軸承産量年均遞增5%;2020年,汽車軸承增加值率達27%;利潤年均遞增8%;汽車軸 承産業制造服務業占銷售額的10%;2020年,材料利用率達44.55%;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從2015年的0.499噸标準煤減少至2020年的 0.399噸标準煤;污染物排放下降10%;研究開發經費在主營業務收入中所占比重從2015年的0.95%提升至2020年的1.26%。 

 

爲什麽“十三五”汽車軸承工業增加值、利潤的年均遞增率分别高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年均遞增率?爲什麽産量的年均遞增率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年均遞增率?周宇解釋道:“這樣的指标設定體現了軸承工業從規模速度型增長向質量效率增長的轉變。” 

關鍵詞:

北京普奇偉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機電技術和貿易爲一體的綜合有限公司,代理及經銷多家品牌的機床主軸、刀庫、精密鎖緊螺母、夾盤、回轉缸、打刀缸、拉刀系統、碟簧、軸承等産品。

地       址:北京市豐台區南三環搜寶商務中心 

客服郵箱:PQWY@pqwy.com

勿删

發布時間:2022-09-26 19:57:02